1 生死边界之谜在山西的一个偏僻角落,悠悠岁月沉淀出深厚的古老民俗,神秘传说如影随形。二者相互交织,于时光长河中勾勒出一片神秘未知、令人心生敬畏的领域。村里老一辈人讲述往昔故事时,神色格外庄重。他们说,在生死的混沌边界,隐匿着一条寻常人无法... 木千指阅

木千指阅
过阴人奇事,悬疑灵异,过阴人奇事后续全文

精选章节

1 生死边界之谜

在山西的一个偏僻角落,悠悠岁月沉淀出深厚的古老民俗,神秘传说如影随形。二者相互交织,于时光长河中勾勒出一片神秘未知、令人心生敬畏的领域。村里老一辈人讲述往昔故事时,神色格外庄重。他们说,在生死的混沌边界,隐匿着一条寻常人无法涉足的隐秘通道。偶尔,有人会在命运的安排下,不经意踏入其中,经历那些超乎想象、匪夷所思之事,“过阴” 的传说便从那时起,在村民们的口口相传中生根发芽,代代流传,成为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印记。

故事的主人公,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八十四岁老奶奶。她一生忙碌操劳,含辛茹苦,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,将子女一一抚养成人。然而岁月无情,步入晚年的她,身体每况愈下,各种疾病紧紧纠缠,将她的身体一点点拖垮。那些日子,老奶奶家中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,压抑凝重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,家中每个人都感到心头沉甸甸的。医生仔细诊断后,无奈地摇头,眼神中满是无力与惋惜,隐晦地向家人暗示,是时候着手准备老奶奶的后事了。

依照当地由来已久、传承数代的民间传统,家人怀着悲痛万分的心情,将老奶奶停灵在堂屋之中。堂屋内光线昏暗,几盏昏黄的油灯在微风中摇曳不定。那盏象征着希望与守护的长明灯静静燃烧,豆大的火苗虽微弱,却也寄托着家人对老奶奶无尽的不舍与牵挂。大家在这寂静的氛围中,静静等待着那个无法避免、令人心碎的时刻到来,按照习俗,三天之后便要为老奶奶下葬。

停灵的第三天夜晚,夜彻底深了,村子沉寂得如同水底。除了屋外那不依不饶的风声,刮得窗棂呜呜作响,再听不见半点活气。这风声也怪,时而像妇人抽泣,时而又拔高了嗓门,尖锐得刺耳朵。守灵的家人围坐在棺材四周,眼皮沉得像是坠了铅块,却谁也不敢合眼。熬了三天,悲伤和疲惫像潮水一样漫上来,又退下去,只留下满心的空落和对老太太的不舍。几个人靠着墙根,脑袋一点一点的,强撑着精神。

就在这时,寂静中响起“笃、笃、笃”几声闷响。声音不大,却像锤子敲在每个人心上。是从棺材里传出来的!一下,又一下,不紧不慢,带着某种固执的节奏。众人一个激灵,困意霎时无影无踪,互相交换着惊恐的眼神,屋子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冻住了,寒意从脚底板直窜上天灵盖。有人嘴唇哆嗦着,想喊又喊不出声。“诈……诈尸了?”不知是谁用气声说了句,更是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。

2 诈尸惊魂夜

慌乱之中,离得最近的老三哆嗦了一下,推了推旁边的二儿子:“柱子,你,你去看看?” 二儿子叫柱子,平日里胆子不算小,此刻也是脸色发白,咽了口唾沫,壮着胆子往前挪了两步,脚下像踩着棉花。他刚把手颤巍巍地搭上棺材边,那“笃笃”声猛地停了。死一般的寂静再次笼罩下来,比刚才更瘆人,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和擂鼓般的心跳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眼睛死死盯着棺材,生怕下一秒就有更骇人的事情发生。

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棺材上。突然,沉重的棺材盖发出“嘎吱”一声,像是朽木在呻吟。然后,在众人瞪圆的眼睛注视下,盖子被从里面顶开了一条缝,接着缓缓向上抬起。一只枯瘦但看着有了血色的手先伸了出来,搭在棺沿上。随即,老奶奶慢慢坐了起来。她眨了眨眼,脸上带着刚睡醒的茫然,环顾四周,气色竟然比生病时还好些,红扑扑的。

灵堂里瞬间炸开了锅。有人“妈呀”一声瘫坐在地上,有人使劲揉着眼睛不敢相信,有人下意识要去扶。老三媳妇反应最快,扑上去就想抱,又猛地缩回手,结结巴巴地问:“娘……娘?您……您这是……缓过来了?” 大孙子愣了半天,冒出一句:“奶,您……您饿不饿?要不先喝口水?” 这话一出,紧张的气氛稍稍松动,几个人差点被他逗乐,又觉得这场景实在诡异,笑不出来,表情都扭曲了。老奶奶看着围上来的家人,眼神依旧有些恍惚,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什么。

老奶奶定了定神,目光缓缓扫过围在身边的儿孙,一张张熟悉又亲切的脸庞让她心头安稳不少。她清了清嗓子,开始讲述那段匪夷所思的经历。她说,自己就像睡着了,又没完全睡着,脑子混混沌沌的。就在那时候,感觉两边胳膊被什么东西架住了,凉飕飕的。她勉强偏头去看,是两个矮墩墩的小东西,脸白得吓人,没什么血色,正使劲拖着她往前走。

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,黏糊糊的,好像要把人吸进去。脚下的路坑坑洼洼,净是碎石和带刺的草,每挪动一步都费劲得很,骨头缝里都透着累。她心里又怕又急,想喊,嗓子眼像被堵住了;想挣脱,浑身却软塌塌的,一点力气也使不上,只能被那两个小东西拖着,踉踉跄跄地往前。鞋子早就不知道被刮到哪里去了,光脚踩在石子上,疼得钻心,可她连哼一声都做不到。

也不知被拖了多远,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,魂都快被颠散了。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,前面猛地出现了一个高大的人影。那人影站在那里,明明周围还是那么黑,他身边却莫名地亮堂一些,不是刺眼的光,就是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气势。那两个拖着她的小东西一看见这高个子,立刻像见了猫的老鼠,抖得跟筛糠似的,牙齿都在打颤,抓着她胳膊的手也不自觉松开了,连滚带爬地往后缩。

高个子面色冷峻,目光扫过来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,开口喝问:“你们胆敢带走我的母亲?”声音不高,却震得那两个小东西扑通就跪下了,脑袋磕在地上砰砰响,很快额头就见了红。其中一个颤抖着回话,声音抖得不成调:“大……大人……我们……我们没查到这位老太太是您的母亲啊……只是按……按规矩办事……求大人饶命……”

高个子眉头微蹙,似乎在想什么,片刻后才又开口:“放了她。你们另外找个人去交差,这事我担着,回头少不了你们的好处。”那两个小东西如蒙大赦,连连磕头称谢。

随后,那高个子竟几步走到老奶奶面前,撩起衣袍,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,对着她,饱含情意地叫了一声:“妈。”

老奶奶彻底懵了。她一辈子生了三儿两女,个个都是她看着长大的,眼前这个男人,无论长相还是身形,都陌生得很,记忆里搜刮了个遍,也找不到半点影子。他怎么会叫自己“妈”?而且看他刚才那番做派,对那两个小东西颐指气使,显然不是普通角色,怎么会对她行这样的大礼?

她满腹疑团还没解开,那两个缓过劲来的小东西得了吩咐,又赶紧上来架住她的胳膊,不过这次客气多了,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往回走。来时路上的艰难困苦好像都消失了,只觉得眼前光影乱晃,五颜六色的光团飞来飞去,耳边风声很大,呜呜地响,风里还夹杂着些奇怪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远处哭,又像是有人在低笑,听不真切。再然后,她就觉得身子一轻,猛地睁开眼,发现自己直挺挺躺在准备好的棺材里,外面是儿女们的哭喊声。

3 阴阳两界奇遇

一家人听得目瞪口呆,面面相觑。这经历说出来谁敢信?简直比戏文里唱的还要离奇。可老太太就活生生地坐在他们面前,气息均匀,眼神清亮,由不得他们不信。大儿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老太太的胳膊,又摸摸自己的,喃喃道:“娘,您这……这可真是……阎王爷那儿走了一趟又回来了?”

二女儿抹着眼泪,带着点后怕的笑意:“我说什么来着,咱娘福大命大,肯定没事!”

小儿子挠挠头,还有点没转过弯来:“那……那个高个子,真是咱家哪个兄弟?不对啊,咱家没这号人啊……难不成是……”他没敢说下去,怕犯了忌讳。

老奶奶自己也只是摇头,她也想不明白。

从那以后,老奶奶又健健康康地活了好些年,身体反倒比“死”之前更硬朗了,精神头也足。家里人再不敢轻易提“死”字,都说老太太是去阴间销了个假,被那位不知名的“孝子”给硬保回来的。每到晚上,一家人聚在一起,老奶奶还会把这段经历拿出来说,语气平和得很,好像在说昨天赶集遇到了什么事一样。儿孙们听了一遍又一遍,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啧啧称奇,再到最后,这成了他们家一个带着神秘色彩又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“传说”。

4 凶宅鬼影传说

村子里,老奶奶那跨越阴阳两界的离奇经历,传得飞快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议论。整个村子都沸腾了,街头巷尾,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都在说这事。有人猜那高个子是老奶奶前世的儿子,暗中守护,渡她还阳;也有人说是老奶奶平日心善,老天爷开眼,让她死而复生。不少人听得瞪大了眼睛,觉得不可思议却又愿意相信;也有人撇撇嘴,觉得是村里人添油加醋,说得太玄乎。更多的人是想起了自己以前听过或经历过的那些解释不清的事情。

夏日午后,日头毒辣,晒得地面冒烟。村口老槐树底下倒是凉快,树荫浓密。村里的老邮差张大爷,就好打听这些奇闻轶事,是个消息灵通的主儿。这会儿,他送完了上午的信,把旧邮包往地上一搁,抬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,清了清嗓子,看着树荫下乘凉的几个老伙计。“说起怪事,”他开了口,声音不高,却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,“你们还记不记得村西头那座荒废了的老宅子?”

这话一出,原本被暑气熏得有些蔫儿的几个村民,顿时来了精神,不约而同地朝张大爷身边凑了凑,耳朵也竖了起来。“那房子,邪性得很呐!”旁边一个叼着烟袋的老汉搭腔,吐了个烟圈,“谁提起来都瘆得慌。”

张大爷点了点头,压低了声音:“可不是嘛。十几年前,不是来了个外地的小伙子,胆子大,不信邪,非说没那回事,硬是租了那凶宅住。”他顿了顿,看了看众人紧张起来的神色,继续说:“刚开始几天,倒也太平。可没过多久,怪事就来了。一天半夜,村里静悄悄的,大家都睡熟了。突然就听见那院子里传来鬼哭狼嚎一样的喊声,吓得人一激灵。”

“对对对,我记得!”另一个村民拍了下大腿,“那晚上的动静,我老婆还以为是闹贼了呢!”

张大爷接着道:“大家伙儿都被吵醒了,披着衣服出来看。就见那小伙子,魂不守舍地从老宅子里连滚带爬地冲出来,衣服都扯破了,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,浑身抖个不停,话都说不利索。”

“后来缓过来了,他才跟人说起在屋里的遭遇。他说啊,一到半夜,屋里就总有女人的哭声,呜呜咽咽的,听着心里发毛。还有脚步声,就在屋里头走来走去,‘哒、哒、哒’,特别清楚。最吓人的一次,他半夜迷迷糊糊醒过来,觉得身上发冷,睁眼一看——”张大爷故意停顿了一下,吊足了大家的胃口。

众人屏住呼吸,连大气都不敢出。

“他看见床边站着个黑影!”张大爷猛地一拍手,“模模糊糊的,看不清脸,就那么杵在那儿。然后那影子还慢慢弯下腰,好像要凑到他耳边说什么。小伙子说当时他心跳得快要蹦出来了,吓得赶紧闭上眼,心里胡乱念叨着各路神仙。等他哆哆嗦嗦再睁开眼,嘿,那黑影不见了,屋里空荡荡的,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”

“我的老天爷!”有人倒吸一口凉气,下意识地搓了搓胳膊。

“可不是,”张大爷说,“第二天,天一亮,那小伙子连东西都没收拾利索,逃也似的离开了村子,再也没回来过。从那以后,那老宅子就彻底没人敢靠近了。你们说,这世上的事儿,是不是真有那么些道道,是咱们弄不明白的?”

5 诡异老宅秘闻

树荫下安静了一瞬,只有蝉鸣声不知疲倦地响着。刚才还觉得酷热难耐的人们,此刻却觉得后背有些凉飕飕的。老奶奶的事,加上这凶宅的旧闻,让这个夏日午后平添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气氛。一个年轻人忍不住开口问:“张大爷,那后来呢?那房子就一直空着?没人再去看过?”

张大爷摇摇头:“谁还敢去啊?那地方,白天看着都瘆人。不过……”他又卖了个关子,“前两年,好像有人说晚上路过那附近,听见里面又有动静了……”

“那后来呢?” 人群中,一个年轻小伙子满脸焦急,忍不住追问道,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。旁边一个刚过门不久的小媳妇儿也忍不住搓了搓胳膊,小声嘀咕:“光听着就瘆得慌。”

“后来啊,”张大爷咂摸了一下嘴,像是回忆当时的场景,“那年轻人是被吓破了胆,别说住了,连那屋子附近都不敢再靠近。当天夜里,天刚擦黑,他就慌慌张张地把铺盖卷胡乱一裹,塞了几件贴身衣服,连夜逃出了村子,头都没敢回一下。听说跑出去好几里地才敢喘口气。至于房租,嗨,都那样了,谁还顾得上那个?” 张大爷摆摆手,“再后来啊,听村里更老一辈的人讲,那房子的主人确实是个苦命人。早年间,他媳妇儿生头胎,赶上难产,那时候哪有什么好大夫,折腾了一天一夜,最后还是一尸两命,大人孩子都没保住。男人受不住这打击,天天就是喝酒,喝醉了就对着空屋子哭,喊他媳妇儿的名字。日子久了,人就变得痴痴呆呆的,没过两年,也跟着去了。从那以后,怪事就没断过。有人晚上路过,听见里面有女人幽幽的哭声;还有人说,大半夜看见窗户里有个人影,晃来晃去的,像是在找什么东西。都说是那女人的魂儿不甘心,又放不下她男人,被困在那老宅子里了。” 张大爷讲完,重重地叹了口气,眼神黯然,仿佛那对夫妻的悲苦就在眼前。

人群里静了一瞬,有人小声议论:“啧,这房东也是倒霉,房租没要回来不说,房子也砸手里了。”

“可不是嘛,”另一个声音接话,“那种房子,白给都没人敢要。”

这话头儿还没落地呢,卖杂货的李婶拍了拍手上的瓜子壳,挤到人群中间,脸上带着几分“我跟你们说”的神秘劲儿,接过话茬:“张大爷这一说,我倒想起我娘家村里去年冬天的事儿了,那才叫邪乎呢!当时有个七八岁的小孩,平时皮实得很,突然就发起高烧,烧得满脸通红,人都迷糊了,净说胡话。巧不巧?这孩子家就住在村东头一片荒废的老宅子旁边,那片宅子比张大爷说的这个还破败。”

“家里人急坏了,赶紧把村里的土郎中请来。郎中又是把脉又是看舌苔,开了几副清热解毒的药,可灌下去跟喝水似的,一点用没有。那孩子烧得更厉害了,整天躺在床上说胡话,眼睛半睁半闭的,就说床边围着好几个人,穿着那种唱戏似的袍子,长头发盘在头上,看不清脸,一会儿伸出手好像要摸他的头,一会儿又对着他唉声叹气,把他吓得直哭。”

“听到这儿,有人倒吸一口凉气,小声问:“后来呢?孩子没事吧?”

李婶点点头,继续道:“家里人吓得魂都没了,抱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,县城的医院也去了,偏方也试了,钱花了不少,孩子的病就是不见好。眼瞅着孩子一天天蔫下去,后来实在没辙了,村里有老人就说,怕不是撞着啥不干净的东西了,让请个神婆来看看。神婆来了之后,也没多问,就在孩子屋里转悠,拿着柳枝沾了水到处洒,嘴里念念有词,又烧了黄纸符。最后,她脸色特别难看地出来,跟孩子爹妈说,这孩子是冲撞了老宅那边的一个屈死鬼。说那鬼生前受了大罪,死得不明不白,怨气重得很,一直没走,被困在那片破地方,刚好被这孩子撞上了。”

“神婆说,这鬼也没想害孩子,就是觉得孤单,看着孩子眼馋。得赶紧做场法事,好好超度一下,多烧点纸钱元宝,再弄点好酒好菜在村口供上,算是赔礼道歉,请它安心走。家里人当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,哪还管信不信,赶紧照办。又是请道士又是摆供品,折腾了好几天。嘿,你们猜怎么着?” 李婶故意顿了顿,看着大家紧张的脸,才接着说:“说来也怪,法事做完没两天,孩子的烧就慢慢退了,也能吃下东西了,没过个把星期,就又能下地跑着玩了,跟没事人一样!你说邪乎不邪乎?”

李婶讲得活灵活现,不时加上手势,周围的人听得入了迷,好些人脸上都带着惧意,却又忍不住伸长了脖子,生怕漏掉一个字。有人小声问:“那神婆要价可不低吧?” 李婶撇撇嘴:“那还能便宜?不过人家也是真有两下子,花钱消灾,值了!”

6 夏夜怪谈流传

这些夹杂着恐惧、神秘和一丝宿命感的故事,就在村子里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流传着。而村西头老王家那位过了阴的老太太的故事,在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衬托下,更是显得扑朔迷离,让人既好奇又不敢深究。夏夜的风带着点儿土腥味吹过,月光静静地铺在打谷场和各家院子里。吃过晚饭的村民们,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蒲扇呼呼啦啦地响,伴随着远处几声狗叫和断断续续的蝉鸣。话头儿转来转去,总会有人压低了声音,又提起那些老宅怪谈,或是那个高烧不退的孩子,最后,目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村子深处,仿佛能穿透夜色,看到那些传说中的景象。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,给他们单调的日子增添了些许波澜,也让山西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神秘色彩,在摇曳的扇影和低语中,悄然延续。

更新时间:2025-04-16 19:07:44

上一章 继续阅读 下一章